一、登革热是怎样传播的?
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发热传染病,我市主
要为白纹伊蚊,通过吸食人血进行传播。登革热的传播途径:伊蚊→叮带登革热病毒者→病毒在蚊体内复制繁殖→叮健康人→病毒随唾液进入健康人体→发病。一般人群普遍易感,发病年龄最小28 天,最大90 岁。
二、家庭怎样预防登革热?
(一)消灭蚊子。
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,预防登革热关键在于灭蚊,
消灭传播媒介。重点在于消灭蚊孳生地,这是最重要治本措施,也是预防登革热最简便易行的有效措施。
1.人人动手,清除蚊子孳生地,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
可积水容器:如放在户外、阳台、天台的不用的花盆、缸罐、轮胎、饮料瓶等。
2.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(如富贵竹、万年青、佛手等)应
每隔3 天换水,洗瓶、清洗根系。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,或改为用泥、沙种养。
3.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,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。
4.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:如沟井、天台等地面积水,填
塞竹节、树洞。
5.家里可以在门和窗户安装防蚊纱网,防止蚊虫飞入室内;
同时在床铺安装蚊帐,防止蚊虫叮咬; 同时可以使用家用喷雾罐或蚊香杀灭家中的蚊子,到公园、街边、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。
6.一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到校医院就医,明确诊断,发现
登革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课,到医院隔离治疗,以免传染给家人和其他师生。
(二)做好个人防护。
白纹伊蚊吸血有二次活动高峰(即上午8—10 时和下午16-18时)。夏秋季外出注意防护,野外活动穿长衣裤、鞋袜,避开二次活动高峰,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,尽量少到蚊子易孳生场所停留或活动。流行期间少外出,不到病人家中。
(三)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身体抵抗力;夏秋之间,注意保暖,防
感冒;多饮水,保持大便通畅。